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内动态 >

项俊波赴河南作专题报告指出 提供更多更好保险服务

时间:2017-06-01 11:53:40 作者:转载自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责编: 点击:839 次

812日,应河南省委、省政府邀请,中国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赴河南作主题为“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专题报告,并出席中国保监会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

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前,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会见了项俊波一行。谢伏瞻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对项俊波来河南做专题报告并出席双方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保监会长期以来给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会见结束后,项俊波代表中国保监会与谢伏瞻签署了《河南省人民政府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战略合作备忘录》,河南省常务副省长李克主持了签约仪式。

根据合作备忘录,中国保监会将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在完善河南保险市场体系、推动河南“三农”保险发展、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支持保险业参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升保险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构建小微企业保险服务体系、支持保险资金投资河南、共创河南保险安全区等8个方面加强合作,以部省合作交流为纽带,增强河南保险业综合实力,推动保险业在现代金融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保障体系、防灾防损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部省双方还建立了高层工作协调机制、日常联系机制和干部交流机制,促进工作协同。

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后,项俊波在河南省领导干部学习会上作了主题为“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的专题报告。他从世界保险业发展变迁的历史、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现状、保险业服务国家治理体系的思考、保险业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等4个方面阐释了保险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剖析了保险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项俊波指出,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河南保险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2014年,河南实现保费收入1036亿元,近10年年均增长17.8%。二是整体实力强。全省现有市场主体67家,保险总资产达2556亿元。河南首家保险法人机构中原农业保险公司已于今年5月获得开业批复,填补了河南没有保险法人机构的空白。三是社会贡献大。“十二五”以来,河南保险业累计赔付1234亿元,提供风险保障 72.7万亿元,缴纳税金126.43亿元,吸纳社会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

项俊波指出,河南保险业要以贯彻落实保险“新国十条”和河南省《实施意见》为主线,结合河南加快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发展实际,找准切入口和结合点,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第一,发挥保险功能作用,服务河南经济转型升级。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围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大力发展航运保险、货运险等业务。积极发展科技保险、专利保险、首台()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支持创业创新,加快保险与家政、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互动发展,推动河南城镇化建设,提高新型城镇化的承载能力。推动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和信用保险,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小微企业专项债券及相关金融产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继续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扩大保险责任范围,促进河南外贸企业扩大出口,支持河南“走出去”战略。

第二,提供资金支持,服务河南重大基础项目建设。目前,河南正在推进高铁、地铁、普铁、城铁“四铁”建设。保险可以发挥长期投资的优势,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下一步,保监会将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在风险可控、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股权、债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参与河南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第三,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为维护河南社会稳定服务。今后,河南可以更多地运用商业保险推进社会治理创新。针对重点领域,大力发展环境污染、医疗责任、校园安全、安全生产等第三方责任保险,河南是全国最先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地区之一,已累计为2.4万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500亿元,赔付超过 4000万元。针对重点人群,充分发挥普惠保险的作用,提高低收入群体、残疾人等弱势人群以及环卫工人、安保消防等特殊岗位人员保障力度。比如,河南周口、商丘等地由政府出资,为农民家庭购买治安保险。针对重点行业,比如在食品行业,大力发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为消费者提供“舌尖上的保障”,推动河南加快由“中国粮仓”向“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转变。

第四,积极参与立体风险防护网建设,服务河南保障体系建设。保险业可以在参与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上,与政府共同构建“立体风险防护网”。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上,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推动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在这方面河南走在了全国前列,基本医疗经办业务已覆盖全省县市区总数的1/4、人口的1/7,是全国管理委托资金最大、服务人员最多的省份,形成深具影响的新农合经办“郑州模式”“洛阳模式”,新农合、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去年年底双双实现省级统筹,全面覆盖河南18个地市9460万城乡居民。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上,通过发展老年人护理保险、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等产品和服务,丰富老百姓的养老选择。在社会救助体系上,针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积极发展小额人身保险,提高困难群众的保障水平,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第五,健全市场化经济补偿机制,为促进河南“三农”发展服务。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保险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十二五”以来累计提供风险保障960亿元,赔款支出20亿元,受益农户414万户次。今后,保险服务河南“三农”建设还有更大的作为。一是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大力推广主要大宗农产品保险,继续推进地方特色农业保险试点。二是缓解农业生产融资难问题,开展涉农贷款保证保险和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融资,促进河南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融资。三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探索将农业保险与良种良法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整合等农业产业化政策相结合,引导和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谢伏瞻主持专题报告会。他指出:“项主席的报告准确把握了保险业发展规律,紧密联系工作实际,通过理论剖析和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行业发展与地方实务的有机融合,系统回顾了世界保险业发展变迁的历史,客观介绍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基本情况,深刻阐释了保险业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现代化建设的思考。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增加了见识。结合现代保险服务业的特征和河南省情,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保险的功能作用、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个层面指出了战略方向、谋划了方法路径、提出了具体措施。报告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既有全球视野和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特色和创新精神,思想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对我们提升保险理论水平,深化保险功能的认识,提高保险工具的运用能力,都很有启发和帮助,对河南保险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谢伏瞻还强调,希望与会同志认真消化吸收项俊波主席报告的精髓,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保险业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放在经济社会工作的整体布局中统筹考虑。全面落实保险“新国十条”和河南省的《实施意见》,以及刚刚签署的战略合作备忘录商定的系列事项,不断完善扶持保险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营造有利于保险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努力推动全省保险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持续提升保险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进程中的服务能力和作用。

河南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有关领导,各省辖市党委或政府负责同志,省直和中央驻豫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金融办、人行郑州中支、河南银监局、河南证监局、河南保监局以及在豫各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等近500人参加了报告会。